端午佳節接近尾聲,投資者可以看到,剛過去的一周,市場連續調整,如果說周一、周二市場小級別震蕩調整,隔靴搔癢的話,那么周三市場就明顯帶級別的調整了!周三市場低開低走,早盤滬指低開10點于3230點,創業板低開10點于2260點,市場早盤低開以后一路震蕩走低,盤中越走越弱,雖然出現了分時線低點支撐,但短暫抵抗以后繼續下跌,盤尾滬指跌破3200點,創業板直逼2200點!最終滬指收跌42點于3197點;創業板收跌59點于2211點!那么對于這種行情,投資者該如何看待和解讀呢? ...
從短線市場技術層面上看,滬指3168點大級別分時線低點共振以來、創業板2118點大級別分時線低點共振以來,淘氣都是建議投資者大膽看漲做多的,不過短線上滬指3280點附近反壓大,創業板2280點附近反壓大,同步也出現了反彈以來第一個分時線高點,所以本周市場遇阻消化調整實屬正常,但目前調整力度還是有一定級別的,尤其端午假期期間,港股恒生科技指數大跌2.08%,恒生指數下跌1.71%,美股一漲一跌,周五納斯達克中國金龍跌2.69%,都給節后的A股行情帶領了明顯的低開消化預期,在沒有突發利好消息刺激下,這種格局暫時很難改變! ... [詳細]
二、從操作上控制風險 在某支股票獲利拋出后或者止損以后,需要學會適當等待。很多股民今天剛一拋出,明天就買入,永遠持有股票。這樣的操作在行情向好的時固然可以盈利,但在不穩定的行情中將面臨較大的風險。此外,有的投資者盲目跟風,追漲殺跌也是造成損失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從倉位上控制風險 倉位越重的投資者,收益可能很大,但冒的風險也越大。一旦行情出現新的變化,大盤如果選擇向下時,重倉者將面臨嚴重損失。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行情的變化決定倉位,在趨勢向好時,可以重倉;在行情不穩定時,投資者要適當減輕倉位,持有少量的股票進行靈活操作。 ...[詳細]
板塊數據:大金融概念股大幅回調,其它較為均衡 本周對大盤影響最大的四大集團板塊表現如下: 一、第一集團:包括釀酒、醫藥、醫療保健、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農林牧漁、化纖、化工和汽車類等"后抱團股"板塊,與上證50、深證100、滬深300和創業板50等指數關聯度最大。 第一集團9個板塊本周1升8跌,平均跌2.18%,稍強于同期跌2.30%的上證指數,強弱順序為:汽車類升1.18%,家用電器跌0.66%,農林牧漁跌1.97%,化工跌2.32%,食品飲料跌2.57%,醫療保健跌2.84%,化纖跌2.86%,醫藥跌3.13%,釀酒跌4.46%。
二、第二集團:銀行、保險等"前抱團股"以及證券、房地產等大金融概念板塊,與上證50、上證180和滬深300等權重指數關聯度最大。 第二集團4個板塊本周全部下跌,平均跌3.75%,遠弱于同期跌2.30%的上證指數,強弱順序為:銀行跌1.57%,證券跌3.01%,房地產跌4.73%,保險跌5.67%。 三、第三集團:包括有色、石油、煤炭、鋼鐵、電力、交通設施、倉儲物流、建筑、工業機械、運輸服務和電信運營等傳統行業藍籌板塊,與"中字頭"板塊指數有較大關聯度,屬于"非抱團股"。 第三集團11個板塊本周1升10跌,平均跌2.29%,與同期跌2.30%的上證指數基本持平,強弱順序為:電力升0.96%,工業機械跌0.00%,石油跌1.49%,煤炭跌1.97%,交通設施跌2.05%,電信運營跌2.42%,運輸服務跌2.83%,鋼鐵跌3.19%,有色跌3.94%,倉儲物流跌4.09%,建筑跌4.12%。... [詳細]
今年還是沒有逃過"端午劫"的魔咒,從歷史上的數據看,端午節前上漲的概率僅25%,節后開盤的第一天上漲的概率33%,每年端午前,情緒就顯得較為悲觀,持幣過節的訴求就會很強烈,尾盤資金加速流出就是最好的體現。截止收盤,滬指跌42.46點,報收3197.90點,深指跌246.73點,報收11058.6點,創業板跌59.58點,報收2211.84點。 觀察今天的盤面,成交量繼續維持在萬億水平上,兩市成交10219萬億元。今日AI概念股全面殺跌,游戲傳媒、CPO概念、數據要素、互聯網、軟件、半導體等細分板塊輪番下跌。 ...
從技術上看,三大指數全面收跌,滬指跌1.31%,深指跌2.18%,創業板跌2.62%,北上資金今日小幅流出6.41億元,還算溫柔。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沒有想到市場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迎接,太扎心了。最近央行釋放流通性還是很積極的,但是匯率持續貶值,中美利差嚴重倒掛,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情緒。3200點跌破了,后市會如何演繹呢?面對今日市場的恐慌拋售,不必緊張,急速調整過后,節后很快就會回到震蕩上行的良性軌道上來。對于投資者來說,暫時放下股市,忘記端午劫的無奈,與家人過一個歡樂祥和的中秋節,節后繼續在個股結構性行情中搶利潤。只有放下才能重新開始,一起加油吧! [詳細]
板塊上,假期不確定性因素也較多,其中外部環境變數反復也對市場影響大,因此無論下周漲跌但避險類的黃金、農牧、軍工板塊均有活躍度預期。科技和新能源除了補漲型的,大多轉謹慎策略;整個二季度超跌背離的醫藥有色可嘗試性倉位;大盤藍籌指標股繼續遠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