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百度發布了第四季度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實現營收303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百度的凈利潤達到69億元,連續四個季度超市場預期。從具體業務板塊來看,百度AI新業務穩健增長,百度智能云營收本季度實現了67%的同比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財報中首次將自己稱為“AI生態型公司”。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表示,百度作為領先的AI生態型公司,將抓住云服務、智能交通、智能駕駛及其他人工智能領域的巨大市場機遇,同時“在基礎研究、基礎技術和底層創新上肯下硬功夫。不做創新‘氣氛組’,要做就做‘實干組’。”
構建完整AI生態
商業化持續落地
數字經濟正在進化到以人工智能為核心驅動的智能經濟階段,智能經濟將會給人類的經濟、社會生活帶來深刻變革。作為領先的AI生態型公司,百度構建了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體系,不僅驅動了自身業務的不斷進化,同時通過技術融合對外賦能,為產業智能化升級提供“新解法”。
在AI技術的驅動下,百度智能云、百度Apollo、小度助手等陸續將AI能力向各行各業輸出,商業化持續落地。
財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憑借差異化的AI解決方案優勢實現同比增長67%,年化收入約130億元;Apollo智能交通已與北京、廣州、上海、重慶等城市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小度助手語音交互總次數12月單月達62億次。此外,百度還在2021年1月宣布組建一家智能汽車公司,以整車制造商的身份進軍汽車行業,將人工智能、Apollo自動駕駛、小度車載、百度地圖等核心技術全面賦能汽車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長。
百度在戰略布局及科技投入上的定力已顯成效。經過十余年的不懈投入,百度已經形成了以百度大腦、飛槳平臺作為底層支持,百度智能云、智能駕駛和小度助手、移動生態等為上層建筑的完整AI體系。在這套AI生態體系的建設下,百度多項AI業務在行業取得領先地位。
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工信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發布《2020人工智能中國專利技術分析報告》,百度在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連續三年蟬聯第一;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云服務市場研究報告(2020H1)》報告顯示,在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百度智能云市場份額排名中國第一,這是百度智能云連續三次在AICloud市場排名第一;全球知名調研機構NavigantResearch將百度Apollo列為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四大“領導者”之一。
AI科技股價值凸現
上行空間再度打開
隨著智能駕駛等AI技術商業化進程的加速落地,資本市場看到了AI商業應用的廣闊前景,百度的真實價值被逐漸發現,百度的股價也在持續攀升,并已突破千億美元市值。
針對百度AI業務的表現,投資機構紛紛看好百度作為AI科技股的投資前景。據統計,自2020年三季度財報后,為百度AI業務現單獨估值的券商數量明顯增加,為智能云業務估值的券商由3家上升至14家、為Apollo估值的券商由5家上升至14家、為DuerOS估值的券商由0家上升至4家。
國際知名投行瑞穗發布的研報已將百度自動駕駛業務估值從200億美元上調至400億美元;女版巴菲特之稱的凱瑟琳·伍德通過旗下的方舟投資(ArkInvest)持續買入百度股票,并在2021年多次加倉;價值投資網站GuruFocus的分析師則認為,百度在2021年將會利用其強大的技術基因及打造的行業壁壘,在目前最為炙手可熱的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
百度發布的業績指引預計2021年一季度營收總額將介于260億元到285億元之間,同比增長15%到26%,百度核心營收同比增長26%到39%。而市場平均預期營收為257億元,百度的指引也大幅超出市場的平均預期。
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業務進展態勢良好、技術價值不斷落地的當下,百度AI業務的前景毋庸置疑。在財報發布后的全員信中,李彥宏再次強調了對技術的堅守和篤定——“這是一個重新為科技創新加冕的時代。我們熱愛這個時代,讓我們在技術的深壑中踮起腳尖,再看遠一點,看向星空,看到未來。”
(編輯 田冬)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