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股“嗨”不停 盲目跟風炒作有危險
謝若琳
ChatGPT帶來的AI投資熱潮已燃遍全球,AIGC(人工智能技術生成內容)將成為2023年首個“頂流”話題。
ChatGPT是由OpenAI公司于2022年11月份推出的智能聊天機器人程序,一經面世就受到市場熱捧。該應用發布兩個月后,用戶量迅速突破1億,并讓全球風投界為之沸騰,甚至有言論表示,這款模型有望代替傳統的搜索引擎。針對這一AI投資熱潮,谷歌緊急斥資4億美元投資了ChatGPT競品,百度宣布同類項目將于3月份內測。看來,智能聊天機器人對搜索引擎發動的大戰也已經蔓延開來。
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資本市場同樣也掀起了ChatGPT概念股熱潮。ChatGPT概念板塊截至目前已迅速擴容至28家上市公司,短短的5個工作日板塊累計漲幅已高達26.74%。針對ChatGPT概念股熱潮,國內投資者紛紛涌向滬深交易所互動平臺,詢問上市公司是否有ChatGPT相關業務。近一個月內,相關提問高達1225次。即便是有的公司反復表示“沒有”,投資者還在不厭其煩地提問,“究竟有沒有?”。
不可否認,ChatGPT是AI深度學習領域的驚艷一筆,其快速的反應能力和高超對話水平,讓大家看到了AI應用的無限潛力。
這款應用問世,可以說比較完美地回答了一個深度學習領域的關鍵問題,AI能否像人類一樣思考?單從投融資角度來看,對于超出一般人認知范疇的新科技、新趨勢,更應疏理好興奮的情緒并理性冷靜地看待。
目前AIGC只能基于現有信息形成綜合,就像自動駕駛一樣,只有在單純的測試環境下,才能讓AI獨立上崗;其次,相關概念股的“含AI量”也存在較大水分,有部分公司是處于研發的初級階段,從模型的規模到效果,距離商業化還有很大探索空間,更有部分公司僅是參股子公司掌握了少量相關算法技術,依舊被劃入“概念股”范疇。
近一步來看,ChatGPT應用的底層邏輯是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海量的數據存儲,大部分企業是基于自己的數據庫生成相關應用,適用于固定場景、固定對話,如果沒有海量的數據支持,很難從“人工智障”過渡到“人工智能”上。此外,相關法律完善程度、芯片算力能力也需要近一步完善。
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新技術的突破固然值得欣喜,但投資者也要擦亮眼睛,尤其是概念股股價狂飆之下,切莫盲目“上頭”跟風。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