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龔夢澤
2025年初,國產大模型的問世引發教育行業創新熱潮。日前,中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公教育”)、網易有道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易有道”)、北京希沃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希沃”)等多家教育行業公司宣布旗下產品接入大模型服務,加速推動AI技術在教育教學場景中的創新應用。
業內普遍認為,在教育科技領域,AI大模型的應用正從概念走向落地。AI技術通過降本增效,有望深度賦能教育行業。
多家公司接入大模型
2月9日,中公教育宣布旗下的“云信”垂直大模型完成國產大模型私有化部署,著重優化AI在內容研發、智能批改、個性答疑等場景的應用邏輯。與此同時,中公教育同步開發的AI就業智能硬件也在測試接入大模型,構建覆蓋AI選崗、智能測評、就業規劃等全場景服務體系,標志著公司在深化數字化轉型上再進一步。
針對開源模型在就業服務領域的應用價值,中公教育產品研發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一方面,國產大模型算法突破大幅提升了認知與推理能力,更有利于學員的交互體驗,尤其能夠更精準地識別用戶的潛在需求;另一方面,國產大模型目前在文本解析方面也表現得很出色,這將深度賦能就業服務領域的內容研發、申論批改、教學輔助、崗位匹配算法優化等核心業務環節。
2月8日,希沃宣布為進一步提升人工智能產品的思考分析能力,旗下全系產品將陸續接入國產大模型。云學堂2月7日宣布,公司全系產品已全面接入國產大模型。公司的AI制課專家、AI學習地圖、AI學習專家、AI對練等產品均能夠使用多種大模型,為客戶提供智能化服務。
與此同時,網易有道也宣布全面接入國產大模型。公司表示,AI全科學習助手“有道小P”結合國產大模型超長思維鏈所提供的思考及分析能力,進一步優化了個性化答疑功能,融合了全新推理大模型能力的智能硬件新品及“有道小P”2.0版本也會在不久后正式推出。
對此,網易有道CEO周楓表示,理科大模型的成熟將大大拓展AI在教育和其他行業中的應用。教學過程中最大的場景、最難的問題都依賴理科大模型的能力。“所以我們對國產大模型及其他推理模型的應用前景非常看好。”
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報認為,國產大模型的“出圈”使教育等行業有望受益。AI模型快速迭代推動更多教育類AI產品落地,如AI輔導系統、智能學習助手、個性化學習平臺等。這些產品一方面大幅提升教育效率,另一方面AI教育場景需求剛性,用戶基礎大,且付費意愿強。
“AI+教育”借勢提速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很多教育公司已通過自建模型、尋求外部合作等方式在“AI+教育”領域探索許久,且隨著大模型能力的提升,這一賦能成效愈發顯著。
對此,北京學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學而思”)CTO田密表示,接入國產大模型,正是看中其在理科推理、代碼生成和多輪對話等領域的技術突破。這些能力與教育場景中的解題、講題和個性化答疑需求高度契合。通過“深度思考模式”,AI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展現深度思考的過程,能將標準的解題過程,轉化為可感知的思維路徑,讓孩子從AI的思考過程中獲得更充分的啟發和引導。
此外,國產大模型的優化降低了提示詞工程的復雜度,其“深度思考”能力可以自動拆解用戶需求,結合聯網搜索生成結構化答案。這意味著,學生在提問時無需精確描述問題,AI也能理解其意圖并提供針對性解答。這種交互方式的升級,將極大提升學習效率和用戶體驗。“我們將在上述基礎之上,結合學而思獨有的教育行業專有數據,進行二次訓練,打造更適配教育場景的垂類大模型。”田密強調。
聚焦資本市場,通過借勢AI助力,部分教育公司在AI上的實踐已經在業績中有所體現。
豆神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豆神教育”)日前發布的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358.93%至485.54%,公司優化了藝術類學習服務業務的內容,升級了授課方式,打造了人工智能教學應用,豐富了銷售渠道,使報告期內毛利率相較前一年有所增加。
“我們是行業中較早將多模態實時交互大模型運用在學習場景中的企業,在用戶體驗和產品競爭力上具有一定優勢。”豆神教育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豆神AI是公司自主研發的端模一體教育產品,而非簡單的預制內容。AI產品的推出是我們用科技改變教育的重要實踐,后續會堅定并擴大在AI及科技領域的布局和投入。
(編輯 孫倩)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業香料:第五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 |
20:25 | 華夏銀行: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 |
20:25 | 華通線纜:累計回購公司股份588萬... |
20:25 | 華潤雙鶴:子公司部分產品獲得藥品... |
20:25 | 華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辭職 |
20:25 | 華光環能:4月16日回購公司股份115... |
20:25 | 紅相股份:關于取得發明專利證書的... |
20:25 | 紅棉股份:公司本次股份回購期限已... |
20:25 | 弘宇股份:5月8日將召開2024年度股... |
20:25 | 航宇微:關于延期披露2024年年度報... |
20:25 | 航發控制:4月28日將召開2024年年...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