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四年,歷經一審、二審、再審聽證的轟動證券期貨市場因“光大烏龍指”引發的楊劍波訴證監會一案在2017年正式落槌,此案是一例涉及ETF及股指期貨的新型內幕交易案件,此前無先例,因具有跨市場、跨品種的特點,案件處理引起廣泛關注。
案件發生于2013年8月16日11時05分,光大證券在進行ETF申贖套利交易時,因策略交易系統程序錯誤,造成以234億元的巨量資金申購180ETF成分股,實際成交72.7億元,引發市場劇烈波動,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證監會認定“光大證券在進行ETF套利交易時,因程序錯誤,其所使用的策略交易系統以234億元的巨量資金申購180ETF成分股,實際成交72.7億元”為內幕信息,光大證券是內幕信息知情人,在上述內幕信息公開前進行股指期貨和ETF交易構成內幕交易,違法所得金額巨大,情節極其嚴重。證監會決定給予最嚴厲的處罰,沒收光大證券違法所得,并處以違法所得5倍的罰款,罰沒款共計5.23億元;對包括楊劍波在內的四名責任人員分別給予警告,處以60萬元罰款,并采取終身證券、期貨市場禁入措施。
楊劍波不服行政處罰,遂起訴證監會,一審、二審及再審聽證均圍繞本案的錯單交易信息是否構成內幕信息、信息是否已在光大證券交易前公開、光大證券的交易是否構成內幕交易的豁免情形以及處罰幅度等問題展開。證監會在庭審過程中向法院充分說明了案件事實、相關證據與法律邏輯,在經過法院的嚴格審查后,最終得到了司法的認可。
此案再次表明,對擾亂市場、破壞市場秩序、侵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證監會絕不手軟,嚴厲懲處,堅決維護市場秩序。無論資本市場違法行為花樣如何翻新,情況如何紛繁復雜,證監會都將始終立足現行法律賦予的權限,能動執法,及時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使資本市場違法違規者依法該擔的責、該受的罰一樣都不能少。
(郭冀川 整理)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