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9月4日,第三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簡稱“投服論壇”)在線上以“云論壇”形式舉辦,此次論壇由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簡稱“投服中心”)和中國期貨業協會作為輪值主辦單位,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共同舉辦。本屆論壇以“落實證券法實施促進投資者保護”為主題,旨在探討如何以新證券法實施為契機,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工作開創新局面。
保護投資者權益是新證券法核心目標
今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以注冊制改革為龍頭,在市場基本運行制度、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與完善。特別是建立了中國特色的證券代表人訴訟制度,賦予投保機構提起特別代表人訴訟的職能,投資者以“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方式參與訴訟,維權動力更足,維權成本更低。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表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是新證券法的核心目標。新證券法不僅在證券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監管執法等各環節充分體現了這一立法宗旨,更是立足我國中小投資者眾多的現實情況,增設了“投資者保護”專章,通過構建更加豐富的責任實現形式和權益救濟機制,就投資者民事賠償等問題做出諸多適應我國國情的重大探索與制度創新,突出了保護投資者在證券法中的重要地位。從某種程度上講,新證券法本質上就是一部投資者權益保護法。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劉新華表示,新證券法本著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宗旨,匯集整合現有不同層級法律法規和制度中關于投資者權益保護的規定,從公平、秩序和效率三個維度進行考量,總結近年來資本市場在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方面的實踐,對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進行了制度再造性設計,設立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強調了法律的指引、強制、評價和教育功能,對資本市場公平有序運行具有直接的指導。
投服中心董事長郭文英表示,作為專門的投資者保護機構,貫徹落實好新證券法是投服中心的應盡職責。投服中心將始終堅持“為民奉獻專業引領”的理念,履行好新證券法賦予的職責,不斷開拓創新,勇于探索,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助力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闕波表示,新證券法完善建立了一系列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既是我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也對長期以來市場和投資者普遍關注的一系列問題作出及時回應。新證券法設置了投資者保護專章,在總結我國投保經驗基礎上,結合市場發展階段性特征,構建了包括投資者適當性、表決權征集、債券持有人會議、先行賠付等較為系統的投資者保護制度。
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鳴鐘表示,新證券法強調發行人及上市公司應當充分披露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所必需的信息,要求發行人及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約束好自己的行為,對于其違法違規行為,不但要受到嚴厲的行政處罰,還要承擔欺詐發行、虛假信披等欺詐行為的民事賠償責任,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依法落實證券糾紛集體訴訟制度
新證券法完善了資本市場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其中,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受到高度關注,特別代表人訴訟制度的設計,賦予了投保機構作為代表人的法定資格。
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多次強調對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并提出一系列具體措施,形成組合拳。證券集體訴訟制度為權利受損的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便利、低成本的維權渠道,其“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賠償效應能夠對證券違法犯罪行為形成強大的威懾力和高壓態勢。
“專業的公益性投保機構在投資者維權、損失金額計算,以及與人民法院、證券監管機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溝通聯系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我國證券市場實行‘看穿式’賬戶實名制和電子化交易結算,集體成員的身份確認、通知、登記、賠付等工作均可借助信息化方法高效、便捷地完成,能夠最大程度減少當事人在物理空間上聚集的必要性,有助于加強集體訴訟的全流程可控性。”投保基金副總經理葛毅表示,無論是先行賠付、證券糾紛調解,還是集體訴訟,都需要投保機構充分運用專業優勢、技術優勢,便捷高效地化解群體性證券糾紛,切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