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必須要熟悉公司所處的行業環境。由于不同行業表現出的財務特征不同,為幫助投資者從財務視角掌握行業發展內在邏輯,提升投資者對不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價值分析能力,深交所投資者服務部聯合畢馬威、海通證券、長江證券、興業證券,共同推出“財務視角看行業”系列投教文章。本篇是第二十二篇,從三大類財務指標出發,在案例中學習分析汽車企業的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一起來看看。
“問診”三大指標,把脈汽車企業財務情況
上篇介紹,通過分析增長類、盈利類和收益質量三大類財務指標,能夠對汽車企業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然而在實踐中,閱讀汽車企業的“體檢表”——財務報告時,更要將三大類指標結合起來,綜合分析汽車企業的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
一、綜合分析,把握全局
三大類指標不僅反映了汽車企業在過去一段時期的經營質量,更折射出企業的未來發展方針和經營重心。在分析時,需要對三大類指標進行綜合比對和判斷。那么,如何結合三大類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呢?下面以A、B兩個車企為例來詳細解讀。
A公司20X9年年報披露,其營業收入同比實現了11%的增長,毛利率維持13%的水平,A公司在行業中也處于中游地位,乍看之下,似乎A公司在業績考核上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然而,在考慮收益質量指標后,公司的真實結果可能讓人咋舌:凈利潤同比下滑80%、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連續三年為負數、盈利現金比率同樣為負數。仔細閱讀年報可以發現,高達7%的銷售費用率吞噬了大部分的利潤空間,說明A公司面臨的銷售競爭壓力較大,所以需加大推廣費用以維持銷售收入的增長;同時研發費用率只有2%,對產品技術的投入相對缺乏,使得A公司產品競爭力的提升舉步維艱。進一步閱讀年報了解到,在經營性利潤成果不佳的情況下,A公司上一年同期主要依靠大額的政府補助實現了高水平的凈利潤,而當政府補助退坡、汽車行業不景氣的環境下,凈利潤產生大幅下降也就成了意料中事。反映到股價上,A公司股價一路飄綠,在近一年的時間內縮水近三成。
我們再用三大類指標綜合“診斷”一下B公司。20X9年,B公司在營業收入上只實現了2%的增長,但是維持了20%的高毛利水平,單車營收較上一年同期上漲20%,保有了較大的利潤空間。相對比A公司,B公司的凈利潤主要來源于主業銷售,政府補助占比凈利潤的比重很小。同時,B公司維持了8%的研發費用率,對研發投入的重視也保證了企業自身保有充足的發展動力。次年,在行業平均收入增速為-6%,平均盈利現金比率為90%的形勢下,B公司實現了逆市增長,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23%,盈利現金比率高達450%,并維持了20%的分紅率。綜上對比,B公司的后勁發展和盈利質量明顯優于A公司。
二、眼觀四路,規避雷區
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分析要面面俱到、綜合分析才能最大可能躲開“業績雷”。除了關注財務指標外,投資者也應該關注企業的經營動向,并結合企業的財務指標進行分析。當企業有經營上的“大動作”時,投資者也需要格外留意。
比如部分上市公司為求實現快速增長而實施了高杠桿并購,但隨著市場增長放緩,浪潮退去,并購回來的資產未能達到業績預期,反而拖累了公司的業績,甚至導致大額虧損。以商譽爆雷為例,被收購方若不能達到預期中的高增長,上市公司賬上的商譽也會隨之縮水。特別是在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個別公司計提的商譽減值甚至超過了自身市值,給業績進行“大洗澡”。這種爆雷雖然不會使上市公司直接承擔某項支付義務,但也是上市公司在經營投資決策上失敗的一種表現,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對這些賬上擁有巨額商譽的企業,投資者可以利用研發費用率等盈利類指標、盈利現金比率等收益質量指標分析企業業績質量,降低投資風險。
財務分析是協助投資決策的重要手段,通過對三大類指標的綜合“問診”,投資者可以對企業的健康狀況和盈利質量有大致的理解。在財務分析基礎上,結合宏觀經濟周期、行業政策、業務特征、企業戰略、公司治理及市場評價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判斷,能有效幫助投資者篩選合適的投資企業,不斷提升自身投資決策能力。
(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林啟興供稿)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投資者教育之目的而發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深圳證券交易所力求本文所涉信息準確可靠,但并不對其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做出任何保證,對因使用本文引發的損失不承擔責任。)
(編輯 李波)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