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劉偉杰
9月6日下午,第二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證券群體性糾紛訴訟模式與操縱市場民事損害賠償”分論壇在上海成功舉辦,來自最高法、中國證監會、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及多地中級人民法院等單位代表受邀參加。在實務和理論層面探索建立更為高效的證券民事群體性糾紛訴訟模式,探討操縱市場民事賠償責任承擔及司法認定標準,為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民事侵權糾紛解決機制完善建言獻策。
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投服中心)副總經理劉磊在致辭時表示,投服中心設置本分論壇主題,旨在為投服中心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形成投資者保護的理論成果與政策建議,更有效地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服務。
圍繞“證券群體性糾紛訴訟模式”,上海金融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庭長單素華以“證券民事公益訴訟機制的司法路徑探索”作主題發言,圍繞證券民事公益訴訟的必要性、域外民事訴訟的司法實踐、我國民事公益訴訟的現狀和證券民事公益訴訟的制度構建等方面進行了闡釋。
另外,上海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主任屠春含發表主題發言“探索推進檢察機關提起證券公益訴訟制度”,認為建立證券領域公益訴訟制度有助于推動建立更加規范的資本市場運行體系,立足實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證券公益訴訟制度,建立證券公益訴訟與其他相關法律制度的銜接機制。
聚焦“操縱市場民事賠償”主題,各代表針對完善操縱市場民事賠償法理邏輯、健全證券市場民事賠償訴訟制度,展開積極討論。
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市場操縱案件民事賠償機制研究成果,就我國市場操縱民事賠償司法現狀,市場操縱行為民事責任的構成、救濟途徑、責任承擔、投資者保護機構的研究及完善我國市場操縱民事賠償機制的建議進行了論述。
針對虛假陳述審理中損失認定的難題,劉磊表示,投服中心組織力量開發了專業損失計算軟件,今年2月份已投入使用并在全國首例示范判決中予以應用,也接受多家法院委托計算投資者損失。至今,投服中心已經提起了支持訴訟19起、股東訴訟1起,累計獲賠金額超千萬,獲得了社會公眾廣泛關注與認可。
值得一提的是,從證券投資者保護的大環境看,目前尚無操縱市場民事賠償相關法律規定或司法解釋,并缺少司法判例,各方呼吁盡快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投服中心首例市場操縱支持訴訟案正在審理中。
“目前沒有操縱市場民事賠償司法解釋,也缺少司法判例,希望借助此次論壇,進一步研究探討操縱市場民事賠償法理邏輯,解決實踐難題。”劉磊表示。
下一步,投服中心表示,將探索證券集體訴訟、公益訴訟等群體性糾紛訴訟模式,積極拓展證券侵權民事訴訟類型,切實維護廣大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