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見習記者 楊潔
5月10日,記者從中國證券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獲悉,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資本市場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3〕110號)《證監會 教育部關于加強證券期貨知識普及教育的合作備忘錄》(證監發〔2019〕29號)等文件要求,2021年初,協會聯合證監局推出“一會、一局、一司、一校”投教合作機制(以下簡稱“四合一”機制),引導行業深入高校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截至2021年4月底,在北京、湖北、浙江、安徽、新疆等地證監局支持下,協會牽頭長江證券、國信證券、銀河證券、安信證券、申萬宏源(西部)證券等會員單位,分別與湖北經濟學院、北京物資學院、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北京工商大學、新疆石河子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簽署《合作備忘錄》,在開設證券期貨知識普及課程、舉辦校園證券知識競賽、提供學生實習實訓崗位、課題研究等多方面開展合作。此外,在北京證監局支持下,協會聯合國信證券共同參與中國政法大學學科建設,開設金融碩士必修課《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與中國政法大學形成了事實上的“四合一”機制合作伙伴關系。
“四合一”機制具有多方面優勢特點:
一是統籌協調、形成合力。“四合一”機制,充分發揮自律組織行業引領、證監局屬地監管、證券公司一線實踐、高校基礎和理論教學各方優勢,形成了協會作為牽頭單位,證監局作為指導單位,證券公司和高校作為合作主體的校園投教長效合作機制。“四合一”機制根據高校實際需求和證券公司客觀條件,統籌安排投教資源,提供行業、監管支持指導,有效推動轄區校園投教工作開展,形成投教工作合力。
二是普惠投教、精準投放。“四合一”機制合作范圍廣泛,面向各高等院校普遍開展。既包括國家“雙一流”重點高校,也包括其他普通高等教育院校、高職(高專)院校;既包括發達地區高校;也包括偏遠、欠發達地區高校。“四合一”機制不預設目標院校和硬性課程安排,一切從服務高校教學出發,根據每所高校不同特點和實際需要,提供最適合的金融知識教學服務,幫助高校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科建設;幫助金融詐騙、校園貸多發地區院校在校生不斷提高防非反詐知識,鑄起校園投保“長城”。
三是靈活創新、破解難題。協會充分了解高校、證券公司課程設置實際情況和難處,創造性地提出了知識普及短課程模式,即將證券期貨知識普及嵌入高校已有的實踐活動、選修課或必修課,由校方承擔基礎和理論課程教學,自律組織、市場機構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承擔資本市場監管體系、交易估值、證券發行等實踐類課程,不單獨設置課程和考核環節,解決了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新開課程難”的問題。
四是促進校企合作、助力行業人才培養。“四合一”機制除了開展證券期貨知識授課活動,還幫助高校和證券公司在學生就業、行業研究等領域搭建了全方位的合作體系。通過合作舉辦校園證券知識競賽,在校園中形成學習金融知識濃厚氛圍。通過組織證券公司面向優秀在校生提供實習實訓、就業崗位支持,解決近年來普遍存在的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通過運用高校智庫資源、共建行業人才培養基地,解決行業高端人才短缺難題,助力行業可持續發展。
記者了解到,目前,有近20所院校已經加入或提出未來希望加入協會“四合一”機制。下一步,協會將繼續擴大合作機制覆蓋范圍,豐富合作內容,持續推動投資者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取得更多實效。
(編輯 孫倩)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