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斯會
股價猶如洪水泄堤,牽動著教育股的神經。
自司法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送審稿)》(下稱“《送審稿》”),后,不少港股和美股教育概念股應聲大跌,其中睿見教育最近三個交易日累計下跌近40%。
截至8月15日收盤,21世紀教育、楓葉教育以及天立教育跌幅超過10%,其中天立教育單日下跌17.73%,跌幅最大。
兩大資本市場上的教育股全面下跌也讓相關公司措手不及,“最近好多公司都在忙于開投資者說明會,說明政策因素對公司可能造成的影響。”有接近上述教育股的業內人士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征求意見截至2018年9月10日,因此目前草案仍未正式實施,更詳細的法律解讀仍然需要等待一定的時間。
新規出臺
教育股股價波動與《送審稿》中的變化關系重大,其中,最核心點在于第十二條和第五條。
此次《送審稿》中,新增加的第十二條提出了實施集團化辦學禁止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第五條則規定,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以及外方為實際控制人的社會組織不得舉辦、參與舉辦或者實際控制實施義務教育的民辦學校。
有分析稱,這次的文件中出現了“實際控制”和“協議控制”兩個詞,這是此前文件都未涉及的提法和十分明確的規定。
而通常意義上我們稱的VIE架構,也稱為“協議控制”,其本質是境內主體為實現在境外上市采取的一種方式。是指境外上市實體與境內運營實體相分離。
如果《送審稿》中的“協議控制”就是指VIE架構,那么已經上市的港股和美股教育概念股要想通過并購的手段來收購K12教育機構將變得不可能。K12階段為義務教育,所有學校已明確為非營利性。這將對絕大多數目前在相關已經上市或擬上市的企業都形成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上半年已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股票有新華教育、21世紀教育,以及本月剛上市的天立教育,正在排隊上市的知名教育企業包括新東方在線、滬江教育等。上述這些企業的共同特點是均采用了搭建紅籌架構,以VIE的形式完成上市。
股價遭殃
新規的發布直接導致美股教育概念股和港股教育股股價出現暴跌。
8月13日,睿見教育下跌39.77%,天立教育、宇華教育、新高教集團、楓葉教育單日跌幅均在30%以上。中國新華教育、民生教育、中教控股跌幅在20%以上。跌幅前10的教育股當日市值總損失高達349億港元,平均跌幅28%。
當日晚間美股開盤,美股教育概念股全線下探。新東方、好未來、紅黃藍等均大幅低開后繼續下探,博實樂跌幅更是超過20%。
不過,在經過了8月14日的股價反彈之后,8月15日,教育股股價繼續下挫,具體來看,睿見教育下跌8.37%,天立教育下跌17.73%、宇華教育下跌14.56%、新高教集團下跌4.81%,楓葉教育下跌14.53%、中國新華教下跌4.02%、民生教育下跌7.52%、中教控股下的6.24%。
從美股教育概念股來看,精銳教育、樸新教育、好未來、尚德機構以及新東方教育等股價全部下跌,其中精銳教育下跌7.5%,好未來下跌1.04%。
公司難題
對行業的影響要看龍頭教育股,這就不得不提好未來。
這次的《送審稿》一旦落實,好未來如果不能通過“買買買”來實現公司業務拓展,這對公司的打擊將是致命的。
具體來看,新規中增加了“實施集團化辦學的,不得通過兼并收購、加盟連鎖、協議控制等方式控制非營利性民辦學校”。也就是說,VIE架構的好未來如果想要收購K12教育機構就非常難了。
消息發布之后的8月13日,好未來股價盤前就直接下跌10%。
不過,也有美股教育概念股內部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送審稿》對互聯網教育公司來說也有好處,“至少新法規第一次承認了網絡互聯網教育在民營教育中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或許是樹大招風,好未來近期其可謂是禍不單行,此前就因渾水做空報站在風口浪尖,導致股價跌跌不休,
近期,好未來連續四次遭遇美國著名做空機構渾水公司“做空”。好未來在遭到渾水公司首次做空后,曾表示將對做空報告內容進行調查,但是最終結果是,好未來在官方聲明中僅用了51個英文單詞來表述這份調查內容,在渾水公司看來,好未來的調查缺乏誠意。
迎接好未來的是第二次做空,對此,好未來作出了回應,稱該報告仍是基于錯誤的猜想和假設;連續的回應仍然沒有打消渾水公司做空的熱情,接連又來了兩次做空,不到一個半月時間內,好未來連續四次被做空,也算是吃盡了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