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股萬億美元市值企業又增添了新成員——您或許曾經在那買過書,但卻錯過了它的股票,這位主角就是亞馬遜。
股價“踩彈簧”
在4日美股交易時段,亞馬遜股價盤中漲幅接近2%,一度漲破2050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市值也突破1萬億美元大關。截至收盤,亞馬遜股價收漲1.3%,報收2039.51美元,市值為9947.5億美元。當天,蘋果公司收漲0.32%,同樣刷新收盤歷史最高至228.36美元,市值為1.102萬億美元。
從2014年底至今,亞馬遜的股價累計上漲近550%,期間市值增加超過8000億美元。今年以來,亞馬遜的股價累計上漲75%,同期的標普大盤只有個位數漲幅。此前,蘋果公司在萬億美元“市值競賽”中一直遙遙領先,比亞馬遜早了8個月超越9000億美元整數關口,而亞馬遜在今年7月才突破9000億美元門檻。不過,海外媒體這么形容兩者的股價走勢:如果說蘋果公司是“步行到”萬億美元市值,亞馬遜就是“踩彈簧跳過去”。市場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用了15個月才完成從8000億美元到10000億美元市值,亞馬遜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而在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和芒格反思自己錯過了對一些高科技股的投資,比如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Alphabet。“事實是,我從一開始就關注亞馬遜,我認為亞馬遜首席執行官貝佐斯所做的是近乎奇跡的事情,但問題是如果我認為某件事將會是一個奇跡,我往往就不會下注。”
從股價表現來看,亞馬遜的確創造了一個“奇跡”。
到底合不合理?
回看1997年,當時還只是一家網絡書店的亞馬遜上市,IPO價格為18美元,估值僅為4.38億美元,但在上市后的6個交易日,股價都處在發行價以下。當時,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寫給股東的信中表示,“這才是互聯網的第一天,也才是亞馬遜的第一天。今天,電子商務為客戶節省了金錢和寶貴的時間。明天,電子商務將加速發展。亞馬遜使用互聯網來為客戶創造真正的價值,希望在一個成熟的市場創造一個持久的企業。”
眾所周知,亞馬遜已經不是一家純粹的電商。BaronCapital分析師AshimMehra預言,在廣告收入和云計算等高利潤業務增長的推動下,亞馬遜未來3到5年市值可能翻番至2萬億美元。盡管亞馬遜輸掉了率先突破1萬億美元市值的競賽,但沖擊2萬億美元市值的贏家很大可能會是亞馬遜。
不過,市場還是很容易將亞馬遜和蘋果公司兩家市值破萬億美元的企業進行對比。
市場普遍認為,蘋果公司2018財年的利潤可能超過580億美元,從手機到個人電腦,各類業務的成熟都將帶來收獲。蘋果的預期市盈率約為19倍,是一家規模龐大、估值相對便宜的公司。亞馬遜則不同,這家巨頭預計在2018年僅獲得相對微不足道的85億美元盈利,對應市盈率超過120倍,這也說明華爾街對貝佐斯是何等信任。“這是一家開創性的電子商務公司,擁有富有遠見的領導力,在行業主導和擴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喬治城大學麥克唐納商學院教授JamesAngel表示,“股價看起來可能有點不合理,但市場就是這樣。”
有分析人士表示,除了在線商店,亞馬遜未來還將打亂三個行業的“平衡”:家庭安保行業的智能門鈴代表著5億美元的市場機會;智能汽車語音系統代表著10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互聯網廣告業務抗擊谷歌和Facebook,代表著28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對于創新這件事亞馬遜已經超乎想象。截至2018年1月,亞馬遜在全球范圍成功注冊約10400項專利技術,涵蓋新興科技多個領域,包括機器學習、云計算、人工智能(AI)和機器人技術等。
驚人的造富能力
從亞馬遜誕生那天開始,貝佐斯一直是公司的靈魂人物,他對行業的長期堅持、對科技的敏銳嗅覺、在經營策略上靈活的調整手段,讓他在亞馬遜高速增長中獲得超高回報。在亞馬遜市值突破萬億美元的那一刻,貝佐斯個人財富達到了驚人的1780億美元,與比爾·蓋茨相比多出842億美元,比“股神”巴菲特的個人凈資產多了1380億美元。2018年,貝佐斯的財富平均每個小時增加800萬美元。
雖然貝佐斯坐擁大筆財富,但他曾被海外媒體批評沒有將更多的財富捐給慈善機構。彭博社指出,如果比爾·蓋茨沒有將其部分財產捐出,那么他目前的資產應該超過1500億美元。
當然,富豪榜統計的只是“紙上富貴”。可以預見的是,科技行業的內部迭代,還將涌現一批爭奪“冠軍”的“巨人”。亞馬遜的股價也可以展示美國科技公司的實力,那就是“FAANG”行情。Facebook、蘋果、亞馬遜、奈飛和谷歌一起,3年內創造了近2萬億美元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