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斯會
風口之上,豬都能飛起來。
抓住時機上市成為了風口中企業的速效救心丸,2018年到來的洶涌上市潮成就了眾多互聯網公司創始人一夜暴富的傳說。
不過,資本市場上,到底是“暴富”還是“暴負”其實很難說,關鍵是看這個故事怎么講下去。在今年,在線教育市場尤甚。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曾經在今年8月份辟謠稱沒有上市計劃的英語流利說,這次準備在9月27日正式登陸美股市場,而擬融資額也從之前的3億美元調低至1億美元。這突然又不突然,英語流利說主要聚焦成人英語市場,創始人王翌是普林斯頓大學計算機博士、Google前產品經理,過往履歷扎實。
不過,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虧損額一直在走高,有英語流利說學員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該軟件為了吸引留存用戶主打“返學費”,不過,自己在實際每日打卡學習的過程中,卻并未獲得如宣傳中說的返學費,這讓其有被騙的感覺。在同行業競爭對手如iTutorGroup、VIPKID、新東方在線等的環伺下,如何挽留住用戶無疑是英語流利說當下最為關鍵的事情,不過,在用戶有“受騙”感覺的情況下,英語流利說還能給投資人講出多大的故事呢?
學費返還存貓膩?
在線英語教育互聯網公司競爭激烈,在上述背景下,如何留住用戶以及擴展更多的用戶,變得最為重要。
英語流利說招股說明書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流利說已在中國和全球擁有8380萬累計注冊用戶,其中付費用戶約有約有101.61萬。
從2012年成立至今,短短六年時間,用戶數達到這個級別,應該說,還不錯。而用戶數以及最時髦的AI則成為了英語流利說在資本市場上講故事的重點。
《證券日報》體驗了英語流利說發現,下載英語流利說APP軟件,首先是選擇性別,然后選擇感興趣項目,有包括唱英文歌、進外企、對話老外,付費速成課等。
記者選擇了對話老外一項,進入頁面有一名外教帶領記者發音“let’sg!dquo;令記者大跌眼鏡的是,記者并未發聲,點擊進入下一步,竟然頁面自動生成了記者的音色分析,還稱,“你的發音與艾瑪*沃森超像,顏值高聲音又好聽,你怎么這么完美”,沒有跟著讀也能給出發音以及音色分析確實非常奇怪。
接下來,英語流利說會有一個匹配課程選項,為了留存用戶,英語流利說推出連續登錄5天,即可免費獲得價值最高269元的綠鉆付費課程。
與其它英語在線學習軟件不同,流利說英語最能吸引用戶的是其打出“免費學”的口號,在返學費說明中,如能達到學習達標的三點要求:學習時長達90小時;學習效率達90;平均得分達90。半年后就可以獲得全額返現的機會。
根據英語流利說在APP介紹稱,第一批學員已有40%拿到獎學金。
有學員在與《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表示,自己購買了英語流利說軟件上499元的課程,按照其宣傳口號是百分之九十達到學習標準會返還學費,為此,自己不斷堅持打卡,但是英語流利說在他使用三、四個月后卻突然更新系統,該學員發現,在更新后的系統中,后臺人員更改了自己的學習數據和需要完成的課程數量,以致于讓自己很難達到返還學費的標準。
不過,也有學員表示,自己按照要求好不容易達標,流利說承諾達標1個月后退還學費,結果一直等了將近3個月才返還學費。
虧損加劇
這也不難理解,在競爭環境如此激烈的當下,英語流利說要靠下“血本”才能留住用戶。
留住大量用戶的代價是燒錢,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流利說凈利潤分別虧損8916.9萬元、2.4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的虧損更是達到了1.82億元。
面對這樣一份成績單,也不難有消息質疑稱,流利說董事長王翌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采訪中,聲稱“我們從2017年2月份開始就實現了盈利”,如今財報出來,妥妥打臉了。
從外部環境來看,王翌在推廣流利說時,反復強調的AI模式并非一家獨有,例如有道口語、51talk、英語魔方秀等在線英語學習平臺都擁有語音識別技術。英語流利說以AI+教育為標簽,好像與競爭對手們并沒有不同。
目前,VIPKid和iTutorGroup等公司已經完成新一輪融資,在準備或正在準備赴美國和中國香港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到2016年成人外語的投資額從10.5億元直線下降至3億元,足以可見,盡管教育市場前景很好,但是資本市場對成人外語教育市場并不是十分看好。受眾主要定位于成年人的英語流利說,想繼續留住用戶,并且在同行中殺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似乎也很“壓力山大”。
23:51 | 罕見“競爭性要約收購”引關注 實... |
23:51 | 企業要做好“展”略突圍 |
23:51 | 聚焦數字能源初見成效 科大智能去... |
23:51 | 第137屆廣交會第一期圓滿舉辦 “中... |
23:51 | 一季度多地離境退稅商品銷售額同比... |
23:51 | 人身險行業個人營銷體制改革方案落... |
23:51 | 3月份券商ETF經紀業務“戰報”出爐 |
23:51 | 浙江地區部分國有大行上調車貸提前... |
23:51 | 私募機構調研熱情高漲 最青睞電子... |
23:51 | 三論“投資于人”:為經濟穩中有進... |
23:51 | 讓更多上市公司持續迸發“向新力” |
23:51 | 打破剛性兌付是信托業轉型的必然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