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突發!美國又動手了,剛剛通過外國企業監管法案,劍指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中概股殺跌,影響到底有多大?
美國又動手了!
5月21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加強對外國企業監管的法案。這項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法案規定,任何一家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禁止該公司的證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該法案還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
其實,早在4月2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五位高層發表聲明,提醒美國境內投資者在投資總部位于新興市場或在新興市場有重大業務的公司時,注意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近日,特朗普又命令養老金從中概股中撤離。這個板塊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未來又將何去何從呢?
美國的殺招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項加強對外國企業監管的法案。這項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的法案規定,任何一家外國公司連續三年未能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要求,將禁止該公司的證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該法案還將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們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制。
其實,去年6月5日,一個由美國兩黨組成的法團就提出了一項法案草案,名為《EquitableAct》,是為公平法案。該法案由美國參議員盧比奧(MarcoRubio)提出,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提供審計底稿和接受更嚴格的監管——即迫使在美國股票市場上交易的中國公司(合計約150多家,總市值超過1.2萬億美元)遵守美國會計標準,否則將會被除牌。這個法案已經得到了美國首屈一指的兩黨組織“繁榮美國聯盟(CPA)”的支持。
另一項名為《TSP法案》的單獨法案將阻止美國主要的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參與任何未得到美國PCAOB支持的會計機構審計,或因種種原因受到美國政府制裁的公司。
4月2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五位高層發表聲明,提醒美國境內投資者在投資總部位于新興市場或在新興市場有重大業務的公司時,注意財務報告及信息披露質量的風險。聲明中提到,PCAOB在獲取對在美上市中國公司進行審計所需的基礎工作文件方面能力有限。4月23日,SEC主席JayClayton在電視節目上公開表示:“從財務報告的角度看,美國對中國的監管與世界其他大多數地方不同;SEC已經與PCAOB為獲取審計工作文件斗爭了很長時間,委員會仍然沒有訪問權限”。
5月19日晚,瑞幸咖啡披露公司已于15日收到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關于啟動退市程序的通知,瑞幸計劃向納斯達克申請復議聽證。
美國聯邦退休節儉儲蓄投資委員會(FRTIB)5月中旬表示,將無限期推遲其國際基金調整投資組合的計劃。FRTIB管理的節儉儲蓄計劃(TSP)是在職和退休聯邦雇員以及軍人的退休儲蓄基金,類似于叫做401(K)的企業退休儲蓄基金。原本的資金組合調整計劃將把一些資金投入一些中國公司。
影響多大,中概股何去何從?
在上述法案通過之后,阿里巴巴等中概股迎來了一波跳水。
截至收盤,中概股整體逆市走低。從近期走勢來看,中概股整體走勢也要比納斯達克弱了很多。
2020年以來中概股風波不斷。早在1月31日,渾水公司(MuddyWaters)就曾宣布收到一份做空報告,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從19年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當時瑞幸咖啡股價也因此一度下跌20%以上。
而在4月2日瑞幸咖啡在公告中自曝承認公司COO涉嫌偽造22億元人民幣銷售額,致使瑞幸咖啡股價在盤前一度大跌超過85%并觸發熔斷。隨著瑞幸咖啡暴雷之后,中概股面臨新一輪的信任危機,4月7日國際市場研究機構WolfpackResearch發布報告表示,愛奇藝存在虛增用戶數、虛增收入的問題,其在2018年IPO之前就已存在欺詐行為。
海通證券認為,隨著新一輪海外中概股信任危機的到來,泥沙俱下,出現經營問題的中概股公司面臨淘汰風險。而在海外投資者帶上“有色眼鏡”的情況下,海外市場上優質的中概股可能也將面臨被“錯殺”的風險,估值承壓。這將倒逼優質中概股公司借助政策改革的東風回歸A股。
招商證券(16.860,0.26,1.57%)謝亞軒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及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高層針對新興市場及中國在美上市企業財務報告和信息披露質量發出警示。瑞幸等中概股爆出財務問題固然是SEC表態的導火索,但結合過去情況看,中美關系變化也是SEC發聲的重要背景因素,應持續關注其中隱含的潛在政治風險。
在SEC對于中概股的警示中,審計底稿是一個核心問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境內會計師事務所不得直接向境外提供審計底稿,中概股公司審計的跨境監管問題也由來已久。總體而言,近年來中美雙方在跨境監管合作方面有一定進展,但程度有限。
短期中概股表現受到一定負面影響;審計機構為應對監管壓力、降低檢查風險,可能從嚴審計,引發中概股更多爆雷風險;短期赴美IPO企業數目將進一步下滑,長期來看,監管的灰色地帶被壓縮,中概股有可能出現“歸國潮”。
12:05 | 衛龍魔芋爽官宣代言人 借勢“魔芋... |
12:04 | 技術重塑城市發展模式 北京等21個... |
12:04 | 合富中國與冠捷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12:04 | 眾興菌業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820.02... |
12:03 | 金晶科技2024年實現營收64.52億元 ... |
12:03 | 金徽股份一季度營收凈利均實現雙位... |
12:00 | 核心業務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運達科... |
11:31 | 深藍G318無憂穿越版正式上市 推出... |
11:31 | 2時40分42秒!全球首個! |
11:22 | 降本增效與市場開拓并行 華英農業2... |
11:19 | 海康威視發布2024年ESG報告:以技... |
11:18 | 農發種業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55.63...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